close
科學方法:觀察→提出問題→假說→實驗→學說
第一步驟:對事物作周詳的觀察
例如觀察孑孓的活動情形時,可看到孑孓常在靠近水面處活動。
第二步驟:提出問題
例如:「孑孓為什麼要浮到近水面處? 」
第三步驟:假說
針對問題擬定答案,即對問題的可能解釋。對上述有關孑孓的問題,提出的答案可能是:「孑孓需要空氣」或是「孑孓需要光線」。這些答案,在獲得證明以前,僅是推測而已,屬於假說。
第四步驟:實驗
假說是否正確,還要用實驗加以求證。實驗的設計,必須周詳。求證上述的假說「孑孓需要空氣」時,可以用兩個燒杯,盛等量的水;再選取大小相同、數目相同的孑孓,分別放入燒杯中。將這兩個燒杯放在光線、溫度均相同的地方。其中一杯的水面下橫著放置一塊鐵絲網,使孑孓不能靠近水面獲得空氣;另一杯則豎著放置鐵絲網,孑孓仍然可以靠近水面,用來作為對照和比較。這兩個燒杯,只有要測試的因素(阻礙孑孓浮到水面呼吸空氣)不一樣。
實驗常常要重複許多次,所得結果才比較可靠。有時實驗結果並不支持假說,在這種情形下,便要修正假說,甚至廢棄而重新提出假說,並另設計實驗,再行求證。假說經過其他科學家廣泛的試驗,證明無誤後,就可能被接受而成為學說。
全站熱搜